作品賞析 I Santiago Calatrava:自然設計建筑大師
發布時間:2022-11-23 15:22:08
瀏覽次數:
作者:FF
世界上有很多建筑大師,但能讓建筑飛起來的,唯有卡拉特拉瓦。
1951年,生于西班牙的卡拉特拉瓦,在蘇黎世成立了建筑事務所,并先后在巴倫西亞建筑學院和瑞士聯邦工業學院就讀。
他的作品開闊、深刻,又能在解決工程問題的同時,塑造出獨特的建筑形式:自由曲線、流動形態、震撼的秩序之美。
運動之美:讓建筑跟著想象力一起飛起來!
卡拉特拉瓦認為運動是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美。
? 密爾沃基美術館:設計中,戶外的百葉展開時就好比大鵬展翅,還能為美術館遮陽。
外墻是大面積的白色,以簡單、樸實的結構,造就了雅致而壯麗的美。
? 科技創新大廈:該項目用時五年,耗資六千萬美元。 從外部看,建筑像鳥巢一樣,拱形的鋼結構骨架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。
? 世貿中心交通樞紐:車站的設計概念被稱為“眼窗”,靈感從孩童手中放飛的鴿子而來。
這一造型被CNN評為2016年9大新地標之一。飛鳥狀雕塑化的形式,在一片幾何形高樓大廈中凸顯出來,成為枯燥環境的絕佳調節劑。
“肋條”之間的玻璃可以引入自然光線,照亮整個建筑。
自然之美:高迪才是他唯一的老師!
西班牙不乏浪漫的天才,卡拉特拉瓦出生比高迪整整晚了一個世紀。他不止一次地表示“高迪是自己唯一的老師”,卡拉特拉瓦同樣崇尚自然。
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是卡拉特拉瓦在家鄉完成的一系列作品,整個建筑群仿佛來自于外星世界。設計靈感來自人體的骨架、循環系統及皮膚的生長方式。
?天文館:天文館做成了眼睛的造型, 通過電腦可以控制“眼瞼”的開合,水中的倒影使眼睛更完整。天文館頂部是密集的混凝土拱頂,保護著球狀的天文館。
? 科學館:以不對稱的樹林和葉脈為設計理念的科學館, 設計靈感同樣來自于大自然,結構設計巧妙詮釋樹干挺拔的紋理,清晰有序。
? 坦納利佛歌劇院:兩座層疊的室內歌劇廳分別可以容納兩百人與四百人,頂層平臺的半戶外劇場亦可容納兩千人,懸吊彎葉狀的頂板則提供了絕佳的音響反射。
?里約熱內盧明日博物館:這個俯瞰海灣的博物館,有一個大型懸臂結構,面向大海的一側45米,面向廣場的一側75米。
? 科威特展館:卡拉特拉瓦設計了一雙可以開合的木質手。當手指相交時,便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空間,手指打開后則形成一個廣場。交叉的雙手像在虔誠祈禱,表達對大自然的敬畏。
力量之美:一個結構工程師的詩意與哲學
橋一直是由橋梁工程師設計,卡拉特拉瓦卻讓全世界的建筑師們發現了新的課題。在上世紀90年代前后,爆發了一場設計橋梁的浪潮。
卡拉特拉瓦先后設計了威尼斯、都柏林、曼徹斯特以及巴塞羅那的橋梁。
?女人橋:建成于2001年,橋長160米,橋面寬6.2米,約重800噸。之所以命名為女人橋,是因為其造型優美,從遠處看,橋身小巧玲瓏,通體白色,像一個穿著白色長裙的窈窕淑女。
卡拉特拉瓦的作品總是能打破自然思維,又讓人感覺在情理之中。他對自然的洞察力無比精細,為現代建筑寫下了史詩般的巨作。